[纪实] 湖光凝忆守初心 赤忱相伴颂党恩
2025 年 7 月 1 日,晨光悄然漫过窗沿,我轻轻触碰珍藏的党徽,41 年党员生涯的点滴,如潮水般在心头翻涌。今日,是党诞辰 104 周年的纪念日,这枚党徽,宛如永不褪色的勋章,深深镌刻着我与党、与祖国血脉相连的初心。傍晚,家人陪伴着我,一同来到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在这湖光山色之间,往昔与今朝的画面,在不经意的步履间悄然重叠。
一、湖光掠影,和平回响
踏入青龙湖,那一排排青松,犹如列阵的战士,让我瞬间仿佛看见当年战友们在训练场那挺拔坚毅的身影。湖水静静倒映着晚霞,恰似战场上硝烟散尽后,天边那道虽微弱却无比温暖的光。岸边,孩童追逐泡泡时清脆的笑声,绿道上骑行者快速掠过的风声,构成了一幅安宁祥和的图景。这画面,忽然让我清晰地忆起班长临终前,紧紧攥着我的手,目光坚定且充满期许地说:“一定要让后人看见没有硝烟的春天。”此刻,白鹤在林间舒展双翅,年轻人在草坪上悠然地铺开野餐布,欢声笑语不断,这不正是他念叨了无数次的“春天”吗?
刷手机时,偶然刷到国外战火纷飞中的画面:断壁残垣之间,孩童紧紧抱着残破的玩偶,无助地哭泣,母亲的眼神里满是空洞与绝望。指尖划过屏幕的瞬间,眼前这美好的湖光山色,忽然有了更为沉重的意义——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暮色中悠然散步,看着孩子们尽情奔跑嬉戏,不过是因为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坚实后盾,有党始终把“和平”二字稳稳托在掌心。
二、枪林弹雨,信仰坐标
轻轻摩挲着党徽上的纹路,41 年前入党宣誓的场景,如电影般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而更为刻骨铭心的,是 1985 年猫耳洞的日日夜夜:我们在炮火的间隙,啃着干粮,却依然激昂地高唱《国歌》,毫不犹豫地用身体为战友遮挡弹片。如今,我已退休,在社区的“银发课堂”上,我给孩子们展示老照片,指着照片中身着军装的自己,满是自豪地说:“孩子们,爷爷当年打仗,就是为了你们能在《国歌》声中安心读书,快乐成长。”
看着国外因战争动荡而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人群,我忽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当年班长的执念。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我们才能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步步走向和平,从一穷二白的贫瘠走向繁荣富强。那些英勇牺牲、没能看到今天美好景象的战友们,他们用生命书写的忠诚,正化作每个党员心中熠熠生辉的星火——恰似青龙湖岸边那一盏接一盏的路灯,照亮了时代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这光明中坚定地前行。
三、白发未改,山河誓言
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我的人生始终与祖国的脉搏同频共振。年轻时,我在战场上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守护和平;退休后,我在社区里,将红色故事娓娓道来,讲给下一代听。就如同湖畔那棵扎根数十年的老树,历经风雨洗礼,也见证了无数次的花开。新闻里,看到国外民众在战火中苦苦挣扎的画面,总是让我愈发珍惜此刻的岁月静好——这份幸福,是革命先辈们用生命铺就的道路,是党带领人民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奋斗而来的。
夕阳的余晖将湖面镀上一层金色,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宛如撒在人间的璀璨星辰。我轻抚着党徽,耳边仿佛再次响起四十年前那坚定有力的誓言:“若有战,召必回;若为民,心永热。”愿这山河锦绣,如当年我们浴血守护的那般美好,在党旗下永远坚定地向前——恰似青龙湖的水,推着时光不断奔涌向前,却始终倒映着初心那一抹鲜艳而永恒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