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守护肾脏健康——带您认识肾病综合征
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尿中有泡沫检查,或者尿常规提示有大量蛋白尿,这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若伴有双下肢水肿就更要引起重视了,这种情况需前往肾内科就诊。肾病综合征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并非单一疾病。它是一种常见而不可忽视的肾脏问题,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肾脏和身体健康带来一系列影响。
01什么是肾脏综合征?病因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是由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对血清蛋白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根据肾病综合征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
①免疫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肾小球损伤,进而引发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免疫因素包括自身免疫疾病、感染和过敏等。
②遗传因素:有些人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容易患上肾病综合征,例如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和家族性肾病综合征。
③炎症因素:感染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损伤肾小球,导致肾病综合征。
02主要症状有哪些?
①蛋白尿
尿中蛋白质浓度增高,使尿液变得浑浊,并且尿液泡沫较多,泡沫小而密集、不易消散。
②水肿
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分无法正常排出,引发体液潴留,表现为眼睑、手脚等部位的水肿。
③高血压
肾脏受损会影响体内水、盐和电解质的平衡,导致血压升高。
④疲劳和乏力
尿中蛋白质的丢失会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出现疲劳、乏力等全身症状。
⑤其他症状
可能伴随贫血、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等症状。
03生活注意事项
①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降低肾脏病的发生风险。
②定期体检:检查肾功能和尿液常规,早期发现潜在的肾脏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③控制血糖血压: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导致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可以减少肾脏的受损风险。
④饮食控制: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素、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的饮食原则。限制高蛋白、高盐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保护肾脏健康。
⑤规范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尤其是长期使用的药物,要注意遵医嘱,避免药物对肾脏产生损害。
⑥维持正常体重:肥胖是增加患肾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保持适当体重可减少肾脏负担。
总结: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尿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高的肾脏疾病。通过预防控制高血压、血糖、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等措施,可以降低罹患肾病综合征的风险。建议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持续关注肾脏健康。